9岁骨肿瘤女孩“无创治疗”后已活20年

2019-07-13 海扶医疗

  导语:百姓几乎谈癌色变,而聚焦超声消融手术为患者带来了一种新的希望。13日,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彪教授在重庆演讲时将数位患者请上讲台。其中一位女士在9岁时查出患有骨肿瘤,经过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后20年,还成为一名母亲。

  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承办的2019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生殖健康分会学术交流会、第四届国际微无创医学长江高峰论坛于2019年7月12日至14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王智彪教授在题为《聚焦超声消融手术:一项属于医生、工程师、患者的技术》的演讲中,向现场上千名嘉宾介绍了不开刀、不流血的无创聚焦超声消融手术。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肿瘤治疗技术,其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聚焦于生物组织中的高强度超声产生的热效应,使治疗焦域处的组织瞬间凝固性坏死,焦域以外组织无显著损伤,凝固坏死组织最终可逐渐被吸收或瘢痕化。这种局部治疗肿瘤的技术通过热消融来实现从体外无创“切除”体内肿瘤的目的,是在超声或磁共振实时监控下适形消融病灶,实现一次性治疗。

  为使嘉宾们更直观的了解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王智彪还邀请患者上台互动。

  其中一位女士是通过中国重庆海扶的聚焦超声消融手术保住肢体的骨肿瘤患者。左小腿被诊断出骨肿瘤的时候,她才9岁。正是因为有了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她才逃过被截肢的命运。术后20年,她已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健康的宝宝。如今走上会场的讲台,向嘉宾们展示她保住了的肢体、健康地生活。

  另外一位是现在已经80多岁的肝癌患者。17年前做了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现在她依然健康的生活着。

  还有10名子宫肌瘤、腺肌症患者也到了现场。他们有人是在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治疗10年后,平稳地度过了绝经期,让子宫永远留在了自己体内;有的因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子宫疾病而没有孩子,接受手术后,也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宝宝,部分可爱的海扶宝宝也来到了会议现场。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让病人受伤害更小,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新希望。这是医疗的进步,使医学朝更文明的方向发展。王智彪介绍,中国原创的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技术2000至2018年在全球治疗的良恶性肿瘤疾病共121814例,其中良性肿瘤109948例,恶性肿瘤11866例。从手术过程等一切未知,到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肝癌、胰腺癌、骨肿瘤等多种疾病,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已形成规范的手术方案,为其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打下基石。

相关内容

中国原创医疗科技闪耀“一带一路”,海外华文媒体聚焦海扶科技见证“重庆智造”力量

中国原创医疗科技闪耀“一带一路”,海外华文媒体聚焦海扶科技见证“重庆智造”力量
7月21日下午,“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参访团走进重庆海扶科技产业园。来自德国、法国、阿联酋、新西兰、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家华文媒体的代表,近距离探访聚焦超声技术的“中国源头”,见证这项中国原创医疗科技如何从重庆走向世界,成为“一带一路”医疗合作与川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

海扶科技举办2025中期营销大会

海扶科技举办2025中期营销大会
2025 年是海扶科技改革创新之年,重庆海扶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健公司)全体同仁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销售领域收获了阶段性成果,为公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7月13日,海扶科技举办了2025中期营销大会。

非洲媒体团走进海扶科技,感受中国原始创新力量

非洲媒体团走进海扶科技,感受中国原始创新力量
国务院新闻办和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举办“非洲法语国家资深媒体编辑研修班”重庆行参访活动。6月23日,30多名国内外媒体人走进海扶科技产业园,感受中国原始创新科技的魅力。此次活动增进了非洲媒体对中国医疗科技创新的了解,搭建了中非之间相互友好信任的桥梁,也为未来中非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新空间。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调研海扶科技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调研海扶科技
6月16日,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率队调研水土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首站到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刘超、常务副总杨兴旌及科研团队汇报了聚焦超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相关情况。罗蔺书记充分肯定海扶科技在聚焦超声领域的创新成果,特别指出,聚焦超声在脑方向的应用具有非破坏性、无创的优势,是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中国原创科技再出海,“海扶刀”首进乌拉圭

中国原创科技再出海,“海扶刀”首进乌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