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无创医学协同创新中心接受中期绩效评估

2017-04-08 海扶医疗

  2017年1月14日上午,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组织6名专家和相关市级职能部门领导,对重庆医科大学微无创医学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中期绩效评估。重庆市教委邓睿副主任,重庆医科大学田杰副校长以及科研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协同单位代表出席了评估会。

会议现场

  2012年9月,由重庆医科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和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组建的“微无创医学协同创新中心”被批准为重庆市首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其建设目标是提升中心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2014年12月,中心获得重庆市1000万元择优支持。

  评估过程中,专家组实地查看了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海扶医院、基金委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实验室等协同创新平台,听取了中心2015-2016年进展情况以及各协同单位的汇报,审查了财务等相关资料。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心自立项建设以来,建设目标任务符合国家重大需求和医学发展前沿,在微无创诊疗的生物物理理论、微无创诊疗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微无创诊疗的临床转化等3个方面开展协同创新,联合承担了多项国家及地方重大科研课题,创新成果突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中心以微无创医学研究为牵引,带动了高端人才集聚、多学科交叉集群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效明显;中心有效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推进成果转化,有力地支撑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微无创医学技术进步,中心完成了中期建设的主要任务。

考察海扶医院

  评估会上,专家们积极建言献策,希望中心进一步明确协同单位的定位和任务,加强优势互补与协同合作;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在人事管理、绩效激励和知识产权共享等方面力求有所突破。

  最后,邓睿副主任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肯定了,中心的建设成效,同时要求中心加快年度目标任务的执行进度,确保各项任务指标按期完成。田杰副校长代表学校感谢各市级部门和专家们对学校和中心的关心支持,感谢团队数年来的努力工作,田校长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中心的统筹管理,细化资金使用计划,加快资金使用进度,争取尽快在人才、学科、科研、机制体制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相关内容

中国原创医疗科技闪耀“一带一路”,海外华文媒体聚焦海扶科技见证“重庆智造”力量

中国原创医疗科技闪耀“一带一路”,海外华文媒体聚焦海扶科技见证“重庆智造”力量
7月21日下午,“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参访团走进重庆海扶科技产业园。来自德国、法国、阿联酋、新西兰、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家华文媒体的代表,近距离探访聚焦超声技术的“中国源头”,见证这项中国原创医疗科技如何从重庆走向世界,成为“一带一路”医疗合作与川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

海扶科技举办2025中期营销大会

海扶科技举办2025中期营销大会
2025 年是海扶科技改革创新之年,重庆海扶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健公司)全体同仁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销售领域收获了阶段性成果,为公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7月13日,海扶科技举办了2025中期营销大会。

非洲媒体团走进海扶科技,感受中国原始创新力量

非洲媒体团走进海扶科技,感受中国原始创新力量
国务院新闻办和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举办“非洲法语国家资深媒体编辑研修班”重庆行参访活动。6月23日,30多名国内外媒体人走进海扶科技产业园,感受中国原始创新科技的魅力。此次活动增进了非洲媒体对中国医疗科技创新的了解,搭建了中非之间相互友好信任的桥梁,也为未来中非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新空间。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调研海扶科技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调研海扶科技
6月16日,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率队调研水土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首站到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刘超、常务副总杨兴旌及科研团队汇报了聚焦超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相关情况。罗蔺书记充分肯定海扶科技在聚焦超声领域的创新成果,特别指出,聚焦超声在脑方向的应用具有非破坏性、无创的优势,是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中国原创科技再出海,“海扶刀”首进乌拉圭

中国原创科技再出海,“海扶刀”首进乌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