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功签署科教合作战略框架协议

2020-12-08 蔡雨齐

  内容来源:重庆医科大学官网


图片1_副本.png

  为响应中央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号召,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联盟的建设,更好地促进聚焦超声治疗技术在中医、中西医结合理论与临床上的应用。12月7日下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建设的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科技大学医疗健康大数据研究院在成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智彪、副主任白晋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常德贵、院长谢春光等党政领导,电子科技大学相关学科负责人等30余人参加签约仪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唐健元主持签约仪式。


图片2_副本.png


  在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智彪,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常德贵等的见证下,白晋副主任和谢春光院长签署了双方科教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双方将实施资源共享、开放合作,在科研、教学和临床方面开展一系列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思维的中医、中西医医、教、研型人才。


  签约仪式上,三方负责人分别致辞。王智彪讲到,现代医学的进步依赖于医疗器械的变革和文明,今天签约是为了携手将符合医学发展方向的超声治疗系列医疗装备使用好、发展好。感谢国家给予的良好政策环境,以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对聚焦超声治疗技术的支持,希望未来有更多的研究课题,将聚焦超声治疗技术与中医药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为人类健康谋福祉。


  签约仪式后,王智彪、张炼分别作了“治疗——让病人受伤害更小!”和“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的临床应用现状”学术报告,超声治疗技术引起了与会临床医生、研究生的强烈反响。


  今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依托重庆医科大学建设的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与资源,在科研、教学和临床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聚焦超声治疗技术的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联盟建设作出贡献。


  (编辑:蔡雨齐)

  


相关内容

中国原创医疗科技闪耀“一带一路”,海外华文媒体聚焦海扶科技见证“重庆智造”力量

中国原创医疗科技闪耀“一带一路”,海外华文媒体聚焦海扶科技见证“重庆智造”力量
7月21日下午,“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参访团走进重庆海扶科技产业园。来自德国、法国、阿联酋、新西兰、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家华文媒体的代表,近距离探访聚焦超声技术的“中国源头”,见证这项中国原创医疗科技如何从重庆走向世界,成为“一带一路”医疗合作与川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

海扶科技举办2025中期营销大会

海扶科技举办2025中期营销大会
2025 年是海扶科技改革创新之年,重庆海扶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健公司)全体同仁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在销售领域收获了阶段性成果,为公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7月13日,海扶科技举办了2025中期营销大会。

非洲媒体团走进海扶科技,感受中国原始创新力量

非洲媒体团走进海扶科技,感受中国原始创新力量
国务院新闻办和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举办“非洲法语国家资深媒体编辑研修班”重庆行参访活动。6月23日,30多名国内外媒体人走进海扶科技产业园,感受中国原始创新科技的魅力。此次活动增进了非洲媒体对中国医疗科技创新的了解,搭建了中非之间相互友好信任的桥梁,也为未来中非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新空间。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调研海扶科技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调研海扶科技
6月16日,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率队调研水土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首站到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刘超、常务副总杨兴旌及科研团队汇报了聚焦超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相关情况。罗蔺书记充分肯定海扶科技在聚焦超声领域的创新成果,特别指出,聚焦超声在脑方向的应用具有非破坏性、无创的优势,是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中国原创科技再出海,“海扶刀”首进乌拉圭

中国原创科技再出海,“海扶刀”首进乌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