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青医附院聚焦超声消融治疗量突破100例

2020-12-31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内容来源99子宫网


  12月30日,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宁主任带领团队在2020年采用海扶刀®设备开展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的治疗量成功突破100例。尽管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作无法顺利开展,但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1_副本.jpg

  在青医附院今年开展的100例聚焦超声消融手术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病种:胰腺恶性肿瘤,肝脏恶性肿瘤(原发或转移),胸、腹壁转移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腹腔肿物,骨转移瘤,其中80%以上为恶性肿瘤。对这一百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以胰腺恶性肿瘤,肝脏转移性肿瘤,子宫肌瘤患者数量最多。在治疗的20例胰腺恶性肿瘤患者中,能够达到预期消融的占95%;37例肝脏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中,能够达到预期消融的占92%;16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达到预期消融的占100%。

2_副本.png

  而青医附院用于开展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的海扶刀®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等。应用海扶刀®设备治疗疾病具有诸多优势,其中以下面五大优势为代表:


  一、适形性高:按照肿瘤的形态通过无数个点损伤的累积而不是单个点温度的扩散治疗,治疗区和非治疗区组织间仅有5-7个细胞层的过渡带,形成“刀锋样”边缘。


  二、一次性治疗:焦点小,焦域平均声强高,在0.5-1s内致靶组织温度达60-100℃,组织发生不可逆的凝固性坏死,无需多次治疗,减轻患者负担。


  三、计划内全覆盖治疗:TPS解析肿瘤的三维结构,三维机械运动系统可致焦点自由到达肿瘤任一三维空间,通过点-线-面-体立体组合方式,对拟治疗区域完整灭活。


  四、可视化治疗,操作安全:高分辨率全身数字化彩超成像系统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边界,医生可直视焦点在瘤体内的移动分布,治疗前后信息变化即刻显示。医生通过图像的数字化分析,可实时反馈调节治疗声能剂量的输入。


  五、疗效确切:疗效达国家《高强度聚焦超声临床应用指南》行业规范,临床有效性达95%以上。


  


相关内容

非洲媒体团走进海扶科技,感受中国原始创新力量

非洲媒体团走进海扶科技,感受中国原始创新力量
国务院新闻办和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举办“非洲法语国家资深媒体编辑研修班”重庆行参访活动。6月23日,30多名国内外媒体人走进海扶科技产业园,感受中国原始创新科技的魅力。此次活动增进了非洲媒体对中国医疗科技创新的了解,搭建了中非之间相互友好信任的桥梁,也为未来中非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新空间。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调研海扶科技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调研海扶科技
6月16日,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率队调研水土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首站到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刘超、常务副总杨兴旌及科研团队汇报了聚焦超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相关情况。罗蔺书记充分肯定海扶科技在聚焦超声领域的创新成果,特别指出,聚焦超声在脑方向的应用具有非破坏性、无创的优势,是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中国原创科技再出海,“海扶刀”首进乌拉圭

中国原创科技再出海,“海扶刀”首进乌拉圭

第三届全国医学留学生学术论坛一行来访重庆海扶科技

第三届全国医学留学生学术论坛一行来访重庆海扶科技
5月30日,参加第三届全国医学留学生学术论坛的全国十余所高校的留学生们齐聚重庆海扶科技,就聚焦医学前沿议题展开交流。以“数智驱动健康未来·创新擘画发展新篇”为主题,海扶科技海外销售中心熊浩然为代表团介绍了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的治疗原理、全球临床应用、大数据医疗中心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巴西记者团探访海扶科技,中国造肿瘤消融设备引发惊叹!

巴西记者团探访海扶科技,中国造肿瘤消融设备引发惊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拉美总站与重庆总站共同举办“巴西记者重庆行”媒体活动。6月5日,近20名国内外记者组成记者团走进海扶科技产业园参观交流,了解中国原创科技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本次媒体参访是加强与巴西主流媒体合作、拓宽对外传播渠道、助力金砖国家组织发出团结合作之声的重要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