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华大使点赞重庆海扶刀设备,媒体争相报道

2023-04-11 海扶医疗

近日,外交部组织阿尔巴尼亚、卢森堡、毛里塔尼亚、马里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来渝访问,这是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后,外交部组织的首批驻华使节赴地方参访,也是重庆市政府外办打造的“@重庆@世界”外事标志性品牌活动之一。在参观重庆科技名片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时,使节们纷纷发出惊叹,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CHINA DAILY、重庆发布、第一眼新闻、华龙网、上游新闻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在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向驻华使节们展示了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技术,超声波穿过手掌聚焦于有机玻璃片上,肉眼可见有机玻璃片融化。演示结束,驻华使节们被这项技术震撼,纷纷拿取宣传册希望进一步了解。

“海扶刀”全称为“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是我国原创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早在1999年,海扶医疗团队在全球率先突破了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肿瘤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出中国首台海扶刀®设备。2002年,该设备出口英国牛津大学,首开“中国创造”的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出口发达国家之先河,并于2005年通过欧盟CE认证,是全球首个获得该项认证的超声监控、从体外对体内进行治疗的聚焦超声消融手术设备。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肿瘤的设想最初由美国科学家Fry兄弟提出,美、英、德、法等发达国家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始终未攻克从理论到临床实践的难题。


1996年,王智彪教授带领团队在“第5届欧洲声化学会”上首次提出的HIFU“生物学焦域”(Biological Focal Region,BFR),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上解决了高强度聚焦超声在生物组织内治疗剂量学研究的难题,找到了超声治疗中的剂量标准,实现了超声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001年“生物学焦域”概念在全球首届国际超声治疗学术研讨会上宣读,2003年“生物学焦域”研究论文正式发表(Ultrasound in Med. & Biol. 2003, 29(5): 749-754)。Ultrason Sonochem杂志主编评述:中国在临床研究取得了进步,用生物学焦域解释了在理论模型中无法解释的可变性效应(Ultrason Sonochem 2002,9:121)。


2002年,第二届国际超声治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能效因子”(Energy efficiency factor,EEF),2003年在第三届国际超声治疗研讨会上提出“组织声环境”(Acoustic Environment in Tissue,AET) 概念。至此,初步建立了聚焦超声治疗的基础理论体系“聚焦超声生物学”。


目前,以聚焦超声治疗技术为纽带,在医学需求牵引下,海扶医疗与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培训基地协同发展,建立了聚焦超声生物学效应理论体系,成功搭建聚焦超声领域的“地基”,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医学、工程“双塔”融通发展,探索出了原始创新医疗器械领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特色模式。


海扶医疗主导或参与制定了聚焦超声治疗技术相关的国家及行业标准或规范,已成为主导领域全球标准的制定者,牢牢掌握聚焦超声战略性和关键性核心技术话语权。截止2022年,累计参与制定6项临床规范。2017年发布《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标志着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在中国已步入成熟;2020年发布《聚焦超声消融手术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0年版)》,是全球首个聚焦超声技术领域最全面、完整的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将进一步规范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指导中国乃至全球聚焦超声消融治疗的规范应用。


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的适应症包括: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胎盘植入、乳腺癌、乳腺纤维瘤等疾病。在临床实践中,聚焦超声消融技术也用于剖宫产瘢痕妊娠、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等疾病的治疗。2022年美国《聚焦超声基金会年报》发布了159种聚焦超声治疗技术临床应用独立适应症,并指出该技术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革命性的治疗技术。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技术是外科领域的一次创新,也是一次革命,更是一次临床研究发展的飞跃。这项中国原创的技术,走向了世界,体现了“中国原创、世界领先”这八个字。从更深层次上来讲,HIFU治疗体现了医疗的根本——要保护病人,而不仅仅是治疗疾病,这深刻体现了现代医学的人文关怀。

经过34年发展,2022年10月,美国聚焦超声基金会为王智彪教授团队颁发聚焦超声“临床应用奖”,表彰其34年来在聚焦超声治疗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包括基础研究、大型医疗设备研发、临床应用及行业标准制定等。


迄今为止,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扶刀®设备已获46个国家和地区的准入,出口英国、西班牙、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德国、古巴、南非、阿根廷、韩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截至 2022年底,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已在全球治疗各种良恶性肿瘤患者超23万例。


相关内容

非洲媒体团走进海扶科技,感受中国原始创新力量

非洲媒体团走进海扶科技,感受中国原始创新力量
国务院新闻办和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举办“非洲法语国家资深媒体编辑研修班”重庆行参访活动。6月23日,30多名国内外媒体人走进海扶科技产业园,感受中国原始创新科技的魅力。此次活动增进了非洲媒体对中国医疗科技创新的了解,搭建了中非之间相互友好信任的桥梁,也为未来中非在医疗科技领域的合作开辟了新空间。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调研海扶科技

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调研海扶科技
6月16日,重庆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罗蔺率队调研水土新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首站到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重庆海扶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刘超、常务副总杨兴旌及科研团队汇报了聚焦超声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进展相关情况。罗蔺书记充分肯定海扶科技在聚焦超声领域的创新成果,特别指出,聚焦超声在脑方向的应用具有非破坏性、无创的优势,是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

中国原创科技再出海,“海扶刀”首进乌拉圭

中国原创科技再出海,“海扶刀”首进乌拉圭

第三届全国医学留学生学术论坛一行来访重庆海扶科技

第三届全国医学留学生学术论坛一行来访重庆海扶科技
5月30日,参加第三届全国医学留学生学术论坛的全国十余所高校的留学生们齐聚重庆海扶科技,就聚焦医学前沿议题展开交流。以“数智驱动健康未来·创新擘画发展新篇”为主题,海扶科技海外销售中心熊浩然为代表团介绍了聚焦超声消融手术的治疗原理、全球临床应用、大数据医疗中心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巴西记者团探访海扶科技,中国造肿瘤消融设备引发惊叹!

巴西记者团探访海扶科技,中国造肿瘤消融设备引发惊叹!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拉美总站与重庆总站共同举办“巴西记者重庆行”媒体活动。6月5日,近20名国内外记者组成记者团走进海扶科技产业园参观交流,了解中国原创科技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本次媒体参访是加强与巴西主流媒体合作、拓宽对外传播渠道、助力金砖国家组织发出团结合作之声的重要形式之一。